評標專家及招標代理公司、建設單位代表表示,此次培訓以案說法,感觸頗深,有很好的警示作用,今后在開展各項招標投標評標工作時一定依法依規定,堅守職業道德底線。
宜州區桑源菌業合作社種植的桑枝金福菇。
農戶在采摘秋蜜桃。
古育村安裝好的光伏板。
“還沒裝這個智能噴灌之前,我們給桑葉澆水,都是靠天上下雨、水渠灌溉、引管淋地等方式,現在安裝了智能噴灌,隨時隨地可以噴灌,大大地提高我們的桑葉產量!贝蟛培l新坡村平治屯蠶農韋友現滿意地說。近日,隨著河池市環江毛南便得多了,族自治縣大才鄉桑園噴灌項目正式投入使用,標志著該縣打造現代化高標準桑園建設邁上新臺階。讓該縣新坡村千畝桑園實現“科技賦農”,有效帶動蠶農增產增收,助力桑蠶產業發展。
環江林業局工作人員對生態護林員進行統一培訓。
預計2023年底大化縣湖羊基地繁育基地肉羊產業發展規模飼養量達3萬頭,年出欄約2萬頭,預計年產值2000萬元。
”戈從村中華蜜蜂養殖園技術人員收割蜂蜜。
近日,在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康復科的治療室內,來自深圳市的“銀鈴行動”醫療專家劉建國正在給患者治療。
自2019年開始,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連續開展“黃書包”地質災害防治科普知識進校園志愿服務活動。
河池環江首家陸基循環水高效生態養殖基地揭牌儀式。
采用“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桑蠶產業,統一提供技術指導、統一收購產品并實行二次返利等,在推進產業興旺發展的同時有效解決勞動力就業以及脫貧人口增收等問題,有效為村級集體經濟賦能造血。
“為了破除傳統陳規陋習、弘揚文明新風,我屯已連續舉辦4年這樣的升學禮。
志愿者幫助前來辦理助學貸款的學生、家長。
近年來,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積極引進企業,把工廠建立在移民安置點家門口,讓群眾實現就近就業,走出了一條“車間駐村、居家就業、群眾增收”的新路子。
近日,在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六也鄉加司玉飛農場2號蠶場里,數十名村民正在熟練地采摘今年的第十一批蠶繭,預計采摘蠶繭2400余斤。
困境母親喜收“母親郵包”。
為倡導全縣公職人員積極參與無償獻血,8月14日,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開展2023 年度“公職人員無償獻血月”公益活動,引導廣大市民踴躍加入無償獻血者隊伍,保障大化臨床用血的需求和安全。
當天,廣西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工作人員還深入木論保護區開展“巡林護林”活動,對保護區內重點保護物種進行監測,對重點區域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嚴防火源入林,確保自然保護區生態資源安全。
通訊員 覃杰 覃靖媛 韋耿俊供圖對于打工的經歷,學生陳炫燁說:“來這里工作已經兩個月了,工資加起來大概有七八千,通過“暑假工”,收獲也挺多的,覺得沒有奮斗,就沒有收獲,上大學了一定要好好努力,爭取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