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宣傳活動深入人心。冉濤 攝
廣西新聞網樂業8月9日訊(通訊員 毛冬雪 冉濤)“沒想到一段古戲曲唱得這么好,字字點旅游,句句倡文明!苯,來到邏沙鄉旅游的張大媽對剛剛欣賞完的唱燈戲贊不絕口。
漫步在樂業縣各村屯,古巷、古道,以及那些耐人尋味的非遺戲曲、木雕、木樓,處處展現著文明與文化交相輝映的魅力鄉村……
文明服務,培育志愿之城
樂業縣以文明旅游為切入點,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精準對焦不同群體需求,精準發力,著力打造“溫暖樂業”志愿服務品牌,努力實現“文明旅游、志愿者常在”。全縣積極組建了文明志愿服務隊184支,在生動有效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強化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截至目前,全縣共開展了文明旅游宣傳活動等系列志愿服務活動累計200余場(次)。
文明基因,培育理論之城
建立由政治素質好、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表達能力強的理論宣講員為隊員,多部門聯合協作的文明宣講服務隊。并通過組建“百姓宣講團”“雙語宣講團”“金句熱詞宣講團”“文藝宣講團”等,持續深入到企業、機關、農村、校園、村(社區)開展文明旅游宣傳宣講。充分利用農家書屋,進一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大舞臺,每月常態化開展文藝文化志愿演出2場以上,進一步豐富了廣大群眾文藝文化生活,提高全民的文明意識。
文明典型,培育道德之城
樂業縣以文明村鎮(社區)、文明單位、文明家庭創建作為道德教化重要載體,廣泛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好婆婆好媳婦、優秀志愿者等評選活動,堅持用身邊人講好身邊事、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截至目前,已創建7個縣級及以上文明鄉(鎮)占比87.5%;已創建52個縣級文明村,占比達到61.9%。已創建自治區級文明鄉鎮4個,文明村5個,文明單位11個;市級文明鄉鎮5個,文明村8個,文明單位15個。有全國道德模范1人,時代楷模1人,百色市道德模范5人,樂業縣道德模范10人;評選推薦縣級“身邊好人”10人;自治區文明家庭1戶,百色市文明家庭1戶。
樂業縣推行文明旅游的做法,既是對城市形象的提升,也是對旅游產業的一種創新發展。鄉村風貌的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的弘揚與傳播、志愿者隊伍的培育和發展等舉措,不僅能夠讓游客在享受美景和人文韻味中接收到文明禮儀的熏陶,更能夠對本土文化進行深入解讀,進一步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