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筍地里長勢良好的竹筍。楊周 攝
圖為剛采收回來的新鮮八渡筍。楊進宏 攝
圖為幫工群眾正在制作筍絲。楊進宏 攝
廣西新聞網田林8月14日訊(記者 凌云沖 通訊員 楊進宏 楊周)竹林翠綠,鮮筍飄香,又是一年最佳吃筍時節。近日,在百色市田林縣八渡瑤族鄉六林村六林屯,竹子猶如畫筆,在道路兩旁挺拔而立,映襯出一幅幅靜謐美好的畫面。婆娑的竹葉輕舞著,微風拂過時,發出沙沙聲響。茂密的竹林下,滋養著勃勃生機。竹筍冉冉破土而出,宛如精靈的身影躍然紙上。新鮮的竹筍透露著獨特的清新氣息,讓人心曠神怡。
在八渡瑤族鄉,竹筍是一道令人垂涎的美食,也是鄉村經濟的重要支柱。這片原產地,憑借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竹林資源,培育出了鮮嫩可口、清甜美味的八渡筍。
“銷量很不錯,不愁賣不出,一年下來能夠獲得約7萬元的毛收入!卑硕涩幾遴l六林村的八渡筍家庭小作坊主農秀珍笑著說,每到竹筍開采的季節,家庭小作坊便迎來了忙碌的時刻。她雇用了數名工人,一起參與竹筍的制作過程,從采摘到加工,每一個環節都精心照料,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口感。
農秀珍表示,得益于田林縣委、縣人民政府一直以來的大力宣傳、保護、開發、推介八渡筍產業,群眾常年堅持在自家承包地里種植八渡筍,當地更是在八渡筍千百年來食品化的傳承創新過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加工、晾曬、烹飪等竹筍文化,大多數家庭都是集種植、加工、自銷八渡筍的“家庭企業”戶,簡單而純粹,伴隨著八渡筍“土特產”日漸走俏,大家的生意越做越好,很多村民甚至把店面開到了縣城里,在這里,鄉村生活與產業發展相融合,家庭成員共同努力,將本地的寶貴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實現了生活的改善和穩定收入的獲得。
據悉,田林縣是“中國八渡筍之鄉”,八渡筍是全縣著名的傳統特產,種植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清朝曾作為嶺南山珍進貢朝廷,享有數百年盛譽。近年來,該縣立足竹子產業資源優勢,大力引進培育龍頭企業,在產業延伸和品質上下功夫,開發出了鮮筍、酸筍、筍干、筍絲、罐頭、零食等一系列產品,切實提升竹筍產業價值。目前,該縣境內八渡筍種植面積約25萬畝,引進5家竹筍深加工企業,直接帶動當地數萬戶群眾年收入達2萬元以上,八渡筍成為了引領群眾走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致富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