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欽州8月14日訊(通訊員 余桂丞 陳宏毅)為了學習與借鑒欽州市三娘灣關于中華白海豚保護的相關經驗,進一步加深對海洋生物多樣性、海洋生態環境重要性的認識,日前,中國海洋大學組織的“守護白海豚微笑,共建美麗北部灣”實踐團前往欽州三娘灣,對中華白海豚保護相關工作機制、發展狀況等進行了學習與總結。
實踐團隊員與專家交流。余桂丞 攝
三娘灣地處北部灣沿海,位于欽州市南面,生態環境優美。三娘灣景區不僅有著瑰麗的海景,亦有著奇石、綠林、漁村等風光,更是有著享譽“海上大熊貓”盛名的珍稀物種——中華白海豚。三娘灣被稱為“中華白海豚之鄉”,擁有著地球上最年輕最健康的中華白海豚種群。近年來,在欽州市對中華白海豚保護工作,在有關部門以及中華白海豚保護專業人員與當地漁民的共同努力下,三娘灣的中華白海豚數量識別已經由70多頭增長到了300多頭。
近些年來,在欽州市對該保護模式的不斷實踐探索下,三娘灣海域的餌料數量十分充沛。實踐團成員出海觀豚時,船邊不時有成群小魚躍出海面。也正是由于這種獨特的保護模式,讓三娘灣的中華白海豚出現了老幼豚高頻率同框奇觀。
實踐團隊員在三娘灣拍攝的海豚。陳宏毅 攝
活動中,隊員們還前往北京市企業家環;饡c北部灣大學聯合開設的“科學觀豚室”智慧教室,參加了一節關于中華白海豚的科普課程,并體驗了白海豚繪畫、手工捏塑造型等互動活動。隊員們沉浸式學習了相關知識,并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完成了自己的手工作品。
經過了三天的調研,實踐團隊員們收獲頗豐。隊員們總結出,欽州得以在旅游業和大工業發展迅猛的背景下,仍能在中華白海豚保護工作中獲得令人矚目的成果,便是保護者們對底線意識的堅守,以及對利用和保護并進的模式的創新型探索。欽州市三娘灣作為“中華白海豚之鄉”,在探索寬松式保護模式的過程中,也在不斷探索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優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