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隆安8月28日訊(通訊員 陸偉團 黃婷婷)近年來,隆安縣布泉鄉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聯絡站優勢,助力布泉鄉完善旅游設施,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露營經濟”,提升鄉村旅游“軟實力”,為鄉村振興貢獻人大力量。
民情溝通會,解決旅游設施修繕資金
隆安縣有“小桂林”的稱號,曾入選50佳“中國最美的鄉村”。近年來,由于前往布泉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加,但因年久失修,有些地方橋體木板,護欄、河邊防護鐵鏈等都有一定程度的損壞。
在龍會村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的“混合編組、多級聯動、履職為民”主題活動主題民情溝通會上,代表提出《關于加大投資促進布泉鄉旅游發展》《關于加強布泉鄉河源頭周邊旅游設施修繕》的建議。目前220萬的項目資金已到位組織實施,其中旅游設施修繕項目已完工。
“民情溝通會上的一條小小建議,幫助我們解決了我們鄉多年來想解決而沒能解決的難題,鄉黨委、政府將積極對接項目業主,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不辜負代表們的期望。”縣人大代表、鄉黨委書記說。
圖為布泉鄉河源頭風景。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陸偉團 黃婷婷 供圖
圖為民情溝通會現場。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陸偉團 黃婷婷 供圖
“非遺”調研,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布泉鄉“更望湖壯族歌圩”和“隆安縣壯族布泉酸魚制作技藝”被列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為推動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布泉鄉人大組織人大代表開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調研,圍繞“制作技藝傳承與創新、更望湖整治與保護”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隆安縣在布泉鄉龍禮村多助屯舉辦“2023年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更望湖壯族歌圩,當天晚上的長桌簸箕宴,特色招牌菜就是“布泉酸魚”。
據布泉酸魚制作技傳承人韋慶文介紹,布泉酸魚是選用新鮮的布泉河魚按特定工藝精心腌制而成,魚肉軟而不酥,味道酸中微咸,能增進食欲、促進消化,已被列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圖為歌圩節現場。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陸偉團 黃婷婷 供圖
意見建議,督辦催生“露營經濟”
巴香村支書李育花代表在2022年布泉鄉人代會上提出了《關于加大投資促進巴香村龍王壩的旅游發展的建議》,提出將“露營經濟”建設與產業發展相結合,抓住“露營+鄉村”的發展新機遇、激發鄉村新活力,豐富游客體驗,打造“露營+垂釣”“露營+音樂”“露營+篝火”等旅游項目,吸引更多游客,促進鄉村旅游提質增效。
布泉鄉人大決定采納此條建議并作為重點意見建議進行督辦。布泉鄉人大組織相關人大代表、群眾代表參加代表意見建議督辦活動,深入巴香村龍王屯了解情況,形成調研報告上報縣有關部門,得到了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鄉政府落實人大督辦意見,組織人員深入群眾調解糾紛,流轉龍王壩周邊土地7畝多,為發展提供場地,種植草坪3.5畝,建成廁所、淋浴房、旅游服務中心,開通水、電、移動信號等,給游客帶來了更好的旅游體驗。
目前,“龍王壩露營地”已經成為南寧乃至廣西的網紅打卡點,被網友稱為“露營地天花板”。布泉鄉入選“中國最美鄉村(鎮)”50佳、獲南寧市首批10個特色旅游名鎮(鄉)建設,“中國美麗田園景觀”“廣西森林鄉鎮”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