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制作:記者 王希 盧業深 實習生 鄧鵬利
廣西新聞網南寧8月29日訊(記者 王香菊 實習生 劉森怡)8月29日下午,“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五個更大’重要要求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三十一場)在南寧舉行,發布主題為“奮力打造‘品質北海、魅力北!,譜寫新時代海上絲綢之路新篇章”。北海市相關領導介紹了近年來北海市在發展實體經濟、優化營商環境、增進民生福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并回答了現場記者提問。
新聞發布會現場。廣西新聞網記者 鄧昶 攝
據介紹,近年來,北海市把打造“品質北海、魅力北!弊鳛橹\劃和推動工作的重要遵循,配套制定了打造品質北海、魅力北海的行動方案,以實施106項重點工作、重大項目為抓手,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加快打造“品質北海、魅力北!,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近年來,北海堅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持之以恒抓招商、上項目、強產業,搶抓機遇上馬了一大批重大工業項目。今年1-7月,該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繼續保持12.2%的高速增長。目前,該市已建成、在建和計劃開工的百億級重大工業項目27個,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北海工業總產值將實現翻番。
與此同時,北海市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大力發展以高端服務業為主體的新經濟,北海共引進總部經濟、數字經濟、現代金融等領域高端服務業企業632家,包括京東、天下秀、新奧南方總部等30多家頭部企業。去年,全市規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529.9億元、總量居全區第二。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城市重要的競爭力,北海市堅持把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工程”。該市在全市集中開展整頓工作作風優化營商環境行動,堅決糾治推諉扯皮、庸懶散拖、吃拿卡要等損害營商環境的突出問題,并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市298項行政許可事項平均辦結時限從24.2天壓縮到3.5天,項目審批平均耗時從230多天提速到6個工作日以內。在自治區政府組織的2022年營商環境評估中,北海市再次獲得全區第一、實現了“五連冠”。
視頻制作:記者 盧業深 王希 實習生 甘俊
增進民生福祉是城市發展的根本目的,北海市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努力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近年來,該市累計投入近40億元,新建和擴建44所中小學校、幼兒園,新增學位6萬多個,引進一批名校長、名教師和優秀教育人才;累計投入28億元遷建、改擴建6家公立醫院,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醫學專家;連年提高城鄉低保標準、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標準、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持續保持全區前列。去年以來,該市投入民生領域的財政資金225.5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5.8%。
隨著北海工業的強勁發展,昔日人們傳統認知里的優秀旅游名城也正在成長為一個工業強市。今日的北海,朝氣蓬勃、欣欣向榮,高質量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未來,北海將繼續加快建設“品質北海、魅力北!,奮力譜寫新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篇章,為開創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新局面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