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南寧 > 正文 |
“高鐵”牽手“文旅” 邀您來馬山趕一場“文旅集市” |
2023年08月30日 11:03 來源:廣西新聞網 編輯:甘慧琴 |
廣西新聞網馬山8月30日訊(記者 胡戴煒 通訊員 黃慧琴 韋璐 實習生 何海霞)貴陽至南寧高速鐵路(簡稱“貴南高鐵”)是廣西首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也是銜接“一帶一路”陸路南北新通道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貴南高鐵通車在即,南寧市馬山縣也將迎來“高鐵時代”,當前,馬山縣正以南寧市承辦2023年廣西文化旅游發展大會為契機,積極探索“高鐵+旅游”新模式,迎接高鐵“新時代”,把握文旅發展“新機遇”。 以高鐵為核,構建全域旅游交通體系 近日,在馬山高鐵站施工現場,記者看到高鐵站房已露出“真容”,旅游集散中心輪廓初現,雖然天空中飄著小雨,但仍舊澆不滅工人們的熱情,機器的轟鳴聲伴隨著響徹施工現場,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地加緊施工。 馬山高鐵站。廣西新聞網記者 胡戴煒 攝 “作為貴南高鐵其中一環和2023年廣西文化旅游發展大會南寧市重點推進項目,馬山高鐵站是廣西首座采用弧面幕墻設計的高鐵車站,融合民族元素特色,形成會鼓、黑山羊角和壯繡融合一體的造型,充分展現出‘會鼓激昂,壯美馬山’的站房設計理念,可為旅客帶來獨特新穎的視覺效果!瘪R山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局長黃旭進告訴記者,馬山高鐵站配套設施項目功能包含架空層社會停車場、配套商業、旅游集散中心、公交配套用房、公交車停車場、出租車蓄車場、進站平臺,結合高鐵站打造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樞紐。 旅游發展,交通先行。作為四市五縣一區的結合區域,馬山縣區位優勢明顯,當前,全縣正以馬山高鐵站為核心,不斷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憑借高鐵交通互聯互通和支撐效用,基于景點資源布局、綜合協調交通樞紐、充分利用多層次路網,構建以“旅游干線+集散中心+旅游客運”為核心的全域旅游交通體系,擴大輻射半徑,以吸引更多區內外游客來馬山旅游觀光,助推馬山縣全域旅游提檔升級。 以高鐵為引,串出最美綠色生態風景線 馬山縣是“中國長壽之鄉”“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森林覆蓋率達到71.62%,生態旅游資源豐富,水錦、弄拉、喬老河度假區等3個項目被列入2023年廣西文化旅游發展大會南寧市重點推進項目。近日,記者來到位于馬山縣環弄拉生態旅游區核心區的小都百綜合示范村,走進村莊,便看見一個緩緩轉動的小水車,伴著潺潺流水聲,加之新雨剛過,更顯村莊的靜謐與和諧。 小都百綜合示范村。廣西新聞網記者 胡戴煒 攝 記者了解到,小都百綜合示范村沿喬老河而建,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民風淳樸。經過村民多年建設,如今的小都百綜合示范村已然是一個集度假、美食、觀光休閑旅游多位一體的新型農村,既有現代物質文明的特色,又保留著傳統民族民俗文化的印記,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喬老河畔是吾家, 君若閑時來喝茶”的愜意和欣賞到“山水映農家,詩畫小都百”的美景。 “目前大部分游客都是自駕游,隨著高鐵開通在即,相信未來對提升景區客流有很大幫助!眴汤洗妩h總支書記潘海崇告訴記者,小都百綜合示范村準備和旅行社以及周邊其他景區聯動,包裝推出兩日游、周末游等多元化行程組合,用更優質的服務和產品,讓游客體驗高鐵“快旅慢游”的感覺,從而吸引和留住更多外地游客。 水錦順莊景區民宿區。陸超 攝 同處馬山縣環弄拉生態旅游區的水錦順莊景區,是一個集峽谷旅游、度假酒店、現代休閑農業開發展示、水上娛樂、康養、露營等多種配套服務為一體的綜合型休閑旅游度假區,對于即將到來的“高鐵時代”,水錦順莊景區總監助理韋炳佳也充滿了期待!拔覀冋摵现苓厧准4A、3A級景區,準備開通一條旅游專線,串點成線,聯動發展!表f炳佳表示,讓游客既能享受農家樂、生態游,還能感受攀巖、非遺文化,沉浸式體驗馬山的獨特人文風光。 以高鐵為源,賦能“體育+”馬山模式 近年來,馬山縣將中央、自治區和南寧市加快發展旅游、體育、文化產業的決策部署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統籌謀劃、統一安排、統一推進,探索形成了“體育+”的馬山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 攀巖選手奮力攀爬中。黃羽 攝 2016年以來,馬山縣連續成功承辦四屆中國—東盟山地(生態)馬拉松系列賽、三屆中國—東盟山地戶外體育旅游大會·攀巖比賽、三屆“環廣西”公路自行車賽(馬山賽段)、2019年全國青少年攀巖錦標賽等15場國家級以上山地戶外運動賽事活動,吸引了260多萬中外游客到場觀賽、體驗和旅游。2017年8月,中國首個攀巖特色體育小鎮落戶馬山古零鎮,并入選全國第一批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試點項目,通過一系列的實踐,“體育+”逐步成為馬山縣旅游消費新的增長點和廣西特色旅游品牌之一,“體育+”的馬山模式逐漸被廣泛認可。 以旅帶賽,以賽促旅。隨著馬山高鐵站逐步建成并投入使用,將進一步賦能“體育+”馬山模式,通過國際化的賽事和常態化的旅游體驗,把馬山縣攀巖特色體育小鎮打造成形態美、業態好、風尚佳的特色小鎮和國內外攀巖愛好者的圣地。 攀巖選手奮力攀爬中。趙志岸 攝 “目前,攀巖小鎮開發了22面巖壁555條攀巖線路,建成了9條登山棧道、1個專業攀巖館、12個攀巖平臺、1面大眾攀巖墻、2條大眾飛拉達線路(索道攀巖線路)、1條親子飛拉達線路,特別是3條飛拉達線路的運營,吸引大批中外游客前來體驗、旅游!睆V西無限歷奇戶外運動有限公司飛拉達項目安全員梁方玲告訴記者,期待高鐵開通后,能帶動攀巖大眾化發展,吸引更多各地攀巖愛好者來馬山旅游,感受攀巖的樂趣。 黃旭進透露,后續,馬山縣將以高鐵為契機,持續深化“體育+”模式,立足馬山生態、文化和山地資源優勢,促進農文體旅深度融合,開發出攀巖、騎行、特色民宿、研學旅行等一系列深受游客喜愛的產品業態,以點帶面拉動山地戶外運動產業蓬勃發展,聚集多種產業共生發展,助推馬山文旅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