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玉林8月31日訊(通訊員 李琳)鄉村科技特派員是農業科學技術的提供者,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促進者,是產業興旺、農民致富的關鍵指導者。廣西玉林農業學校本著“以農為本、服務‘三農’”的初心,依托本校涉農專業優勢,委派涉農專業教師團隊參與當地科技特派服務行動。
科技特派員團隊深入田間地頭,將技術和服務送到農民、農戶家。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李琳 攝
廣西玉林農業學?缃缃M建了一支集生產、加工、管理、營銷為一體的科技特派員團隊,每年到定點基地進行不少于30次的實地服務,賦能鄉村振興?萍继嘏蓡T們始終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為工作重點,深入田間地頭,將技術和服務送到農民、農戶家,助力地方產業發展、幫扶農民脫貧致富,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該?萍继嘏蓡T團隊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園藝專業教師張敏、曾燕紅經常線上線下指導基地農戶,農戶在種苗繁育、果蔬花卉種植、防病蟲害等方面遇到技術難題時,他們都會第一時間給予指導幫助。畜禽專業教師劉玲伶、包書芳經常到豬場、雞場等服務基地開展畜禽養殖豬病、禽病防治等技術培訓及指導。為了幫助農民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農村電商教師梁丹妮、莫善婷到服務基地給農民開展農產品直播、網店運營等技術培訓,并親自帶領學生到田間地頭進行直播帶貨,助力農產品銷售。該科技特派員團隊累計下鄉服務2000多次,助農增收1000萬元以上。他們是農業科技的傳播者、科技創新創業的領頭羊、鄉村振興的帶頭人。
借助科技特派服務平臺,廣西玉林農業學校涉農專業教師團隊帶領學生送科技下鄉、送技術上門,走出校園、走向田間地頭、走進車間,讓學生從校內課堂的實訓走向田間地頭的實戰,為本校涉農專業搭建了實踐教學新平臺,創新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大大提升了師生的實踐能力。同時,該校將繼續發揮人才、科研優勢,以科技小院、科技特派員工作為抓手,進一步打通實驗室到田間地頭的創新鏈條,促進成果轉化,服務地方產業發展,不斷提升涉農教師團隊的科研能力及社會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