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玉林9月5日訊(通訊員 鄭莉莉)依據杜威的“生活即教育”理論,近年來,廣西玉林農業學校本著“德育的存在根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原則,聚焦學生成長需求、社會發展需求、德育本真需求,以地方優秀鄉土文化為抓手,通過廣泛收集、整理、挖掘、開發和利用鄉土文化德育資源,挖掘其蘊含的德育價值,探索構建富有特色的校本鄉土文化德育活動資源庫,創新德育活動方式,以期達到更深層次的文化傳承和德育效果。
文化鑄魂——挖掘鄉土文化德育元素
優秀的鄉土文化是中職德育活動課程開發的起點和源泉。作為農類學校,廣西玉林農業學校與時俱進,緊跟鄉村振興步伐,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養有意識、有思想、有行動、有擔當的鄉村建設者為目標,挖掘校內校外鄉土文化德育元素,積極開展鄉土文化與德育活動的整合實踐研究,與當地農耕實踐基地、文明新村等進行深度合作,將優秀鄉土文化資源與德育活動課程建設有機結合,形成有鮮明的地域特色的德育活動課程,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體驗鄉土文化,感受鄉土文化的獨特魅力,實現文化鑄魂。
育德潤心——開發鄉土文化德育活動資源
依據學生成長需求,把鄉土德育資源與學校德育目標、內容、途徑和方法有機融合,整合來自校園、家庭、社會等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鄉土文化德育活動資源及案例,建成遍布校內校外、豐富共享的鄉土文化德育活動課程資源。建成鄉土文化德育活動課程的活頁式校本教材3本、數字化資源庫3個;校內還建成“一廊兩園兩館”,通過現代農耕文化長廊、植物園、農之夢雙創中心園、校史館、動植物標本館等實景德育資源;落實校外的玉林市博物館、國防教育基地、農耕實踐基地、文明新村等德育活動資源,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鄉土德育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了解家鄉的歷史與文化,增強了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賦能發展——傳承鄉土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廣西玉林農業學校鄉土文化德育活動資源庫的構建,守住鄉土文化的魂,塑造理想信念,扎深鄉村振興的根,為學校德育工作提效賦能,有效探索鄉村振興背景下新時代德育新方式,為創新德育活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資源庫包含了豐富的鄉土文化內容:如地方歷史、傳統手工藝、民間藝術等,學生通過各種資料的學習了解,對本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從而激發了學生崇尚知識、熱愛家鄉、傳承文明的精神,增強學生對鄉村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對家鄉的認同感,民族認同感、國家認同感。為傳承和弘揚地方文化,提高學生道德素養,助力鄉村人才振興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