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平樂9月7日訊(通訊員 石林茂)今年以來,平樂縣平樂鎮強化績效引領,切實加強人民群眾防溺水安全意識,預防和杜絕溺水事故的發生,讓夏日炎炎的游泳避暑不再成為眾人趨之若鶩的安全隱患。
績效引領,夯實防溺水工作陣地。該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防溺水工作,以績效引領為“壓艙石”,充分發揮績效考評“指揮棒”作用,做到防溺水工作制度化。一是創新成立“網格化”領導小組模式,以鎮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抓落實,各網格長、網格員充分配合的“1+1+n”工作模式為基礎,創新“績效+防溺水”工作方法,充分認識抓好防溺水工作對保護未成年人的重要意義。同時,制定下發《平樂鎮2023年防范中小學生溺水工作方案》《平樂鎮防溺水工作績效考評細則》,確保責任層層落實,工作人人都抓,對平時巡河值班值守不力、缺勤等人員進行績效扣分,并在年終績效進行扣除。二是堅持每月召開2次以上中小學生防溺水工作會議,形成辦公臺賬,由紀委進行督查,對布置工作盡心盡力、沒有缺勤、沒有發生溺水事故的村社區進行平時績效考核加分,納入年終績效考評工作。組織全鎮干部職工、包村工作組、各村社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轄區內中小學校負責人認真領會學習上級部門關于預防中小學生溺水安全教育相關會議及文件精神,充分認識溺水造成小學生非正常死亡的嚴峻形勢,并安排部署今年防溺水各項措施。三是要求轄區內各中小學校負責人定期向鎮黨政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匯報校園安全暨防溺水工作開展情況,分析研判存在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共同做好校園安全暨預防中小學生溺水工作。
績效引領,抓好防溺水工作落實。該鎮以績效引領為“風向標”,充分發揮績效考評“推進器”作用,做到防溺水工作常態化。一是鎮主要領導主抓,包村領導落實,督促33個村(社區)召開各項會議時做到時時提、時時抓、時時布置、時時落實,加強各轄區內防溺水工作的值班值守,心中有“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二是分管領導牽頭抓落實,聯合縣級教育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要求轄區內各中小學在常態化通過班級群、電話、微信發放防溺水相關知識及提醒信息,持續加強提高家長監管責任意識,做到節假日學生放假,安全教育“不放假”。今年以來制作宣傳橫幅170條,防溺水警示牌350塊,公告公示500余份,滾動播放宣傳標語200多條,制作各村(社區)手寫簡易防溺水宣傳標語170多條,利用大喇叭播放防溺水“六不準”30多期。同時,村“兩委”同志與駐村工作隊一起抓好防溺水工作落實,堅持全域常態化巡查、懸掛橫幅、安裝防溺水警示牌、張貼公告公示和走村入戶宣講,扎實做好防溺水工作,筑牢防溺水安全網,為孩子生命安全護航,在全鎮營造濃郁的防溺水宣傳氛圍。
績效引領,強化防溺水工作細節。該鎮以績效引領為抓手,充分發揮績效考評“催化劑”作用,做到防溺水工作細致化。一是組織政府干部、村委干部、駐村工作隊對轄區內危險水域進行地毯式排查,累計排查出山塘水庫、池塘溝渠等危險水域75處,整改安全隱患40余處,均設置防溺水安全警示牌及長竹竿、長繩、救生圈等救護設施,并要求各村(社區)結合巡河、義務巡防,組織人員對中小學生聚集游泳河段、危險水域等,在重點時段加強巡邏頻次,發現中小學生下水游水、戲水等及時進行防溺水知識普及和勸導。二是完善防溺水應急預案,同步轄區學校結合實際,通過各種生動案例教育學生如何防溺水,讓學生了解游泳的安全常識,掌握緊急情況的處理辦法,防止溺水事故發生。三是加強督查,倒逼追責。由鎮紀委牽頭,督促各學校加強管理,健全防溺水制度和工作臺賬,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對于責任落實不到位,隱患排查整治不及時、工作玩忽職守的相關人員嚴肅追究責任,并根據《平樂鎮年終績效考評辦法》《平樂鎮防溺水工作績效考評細則》進行績效扣分,取消評優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