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經濟 · 生活 > 科教 > 正文 |
2023年“躬耕教壇,強國有我”名師名校長論壇在南寧舉行 |
2023年09月07日 12:19 來源:廣西新聞網 編輯:冼妍杏 |
廣西新聞網南寧9月7日訊(記者 黃玲娜 實習生 蘇慧賢)為迎接第39個教師節,加大優秀教師宣傳,強化師德師風建設,9月6日上午,由自治區教育廳主辦的2023年“躬耕教壇,強國有我”名師名校長論壇活動在南寧舉行。論壇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全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高等學校負責同志,教師和師范生代表參加論壇。 “躬耕教壇,強國有我”名師名校長論壇活動舉行。記者 黃玲娜 攝 本次論壇邀請八桂教育家搖籃工程培養對象、廣西最美鄉村教師和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團隊、國家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負責人代表等8位名師名校長進行現場訪談。名師名校長們講述了自己和身邊教師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認真履職盡責、傾心教書育人的故事,展現了新時代教師精神風貌。 廣西最美鄉村教師代表楊壽東訪談現場。實習生 蘇慧賢 攝 近年來國家對邊境地區的教育十分重視,給邊境地區學校落實了許多好政策,廣西邊境地區教育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在廣西最美鄉村教師代表訪談環節,寧明縣愛店國門學校教師楊壽東分享了他的感受:“讓我感觸最大的變化有三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學校的校園環境變得更美了;第二個方面就是邊境地區學校的老師待遇變好了;第三個變化就是教育氛圍變得更濃了。享受教育機會變得更加公平,教師的教學水平正在不斷地提高,課堂上的教學手段也形式多樣,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這些變化使我們對邊境地區教育充滿了信心! 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負責人代表甘達淅現場訪談。實習生 蘇慧賢 攝 “我們一直傳承和弘揚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在技術創新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積極嘗試和探索。近年來,團隊累計獲得專利授權接近300項,專利的轉化有45項。”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負責人代表、柳州市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甘達淅畢業18年一直從事數控技術研究領域,做到了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和精一行,他十分重視團隊建設,做好傳幫帶,培養青年教師技能和技藝的傳承,把“一個人”變成“一群人”。 記者從自治區教育廳獲悉,近年來我區全面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在師德師風建設、教師培養培訓等五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師德師風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涌現了一批批好老師,今年我區表彰了30名自治區“最美鄉村教師”,1名教師入選全國最美教師,遴選了20個自治區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和20個自治區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新增了2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我區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達到8個。 教師培養培訓體系進一步完善。加強了師范院校和師范專業建設,當前我區在校師范生達19萬余人,師范院校在校師范生占比超過50%,我區3所師范院校入圍全國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加大了培訓力度,選送一批優秀教師出國留學深造,舉辦了系列全區教師技能大賽,深入實施國培、區培計劃,全區教師參加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學習人數達130多萬人次,多渠道多形式培訓提升教師業務能力。 配置了教師新資源新力量。開展了“百名校長幫百縣、千名優師帶千校、萬名師生下萬村”專項行動,實施了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選派了名校長團隊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育薄弱縣進行精準幫扶,選派了10名新入選國家“雙名計劃”培養對象聯袂幫扶全區國家鄉村振興重點縣,選派了5000余名城鎮學校校長、骨干教師到鄉村學校支教走教,鄉村教育振興步伐進一步加快。 深化了教師管理改革。優化調整了中小學教師高級崗位比例,加大了“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力度、實施了新一輪八桂學者、八桂青年拔尖人才項目,推選了一批高層次人才和優秀青年教師,今年新增2人入選國家重大人才項目;首期八桂教育家搖籃工程圓滿收官,并啟動了第二期工程建設,加快培養更多基礎教育名家大師。 弘揚了尊師重教風尚。加大每月名師宣傳力度,啟動了400名“自治區模范教師”評選,不斷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和職業地位。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