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隆安9月7日訊(通訊員 陸偉團 何興家)為進一步深化站點深度融合標準化建設,隆安縣屏山鄉人大積極配合黨委和政府建好鄉村振興基地,傳承紅色文化基因,著力打造“一基一站三課堂”,提升代表履職為民,助力屏山鄉村振興。
團結村岜官屯鄉村風貌。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陸偉團 何興家 供圖
全程參與,當好“三員”
2021年縣委縣政府在團結村岜官屯投資800多萬元,啟動團結村岜官屯項目建設。在項目宣傳、規劃到項目實施、驗收等建設過程中當好“三員”,為岜官基地建設貢獻人大力量。
團結村組織部分人大代表赴廣東省化州市考察學習。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陸偉團 何興家 供圖
聯絡站組織部分人大代表到廣東化州市考察學習當地紅色基地建設及產業發展先進經驗,并通過線上微信群、線下入戶、召開村民小組會議等方式向岜官屯群眾進行宣傳,爭取群眾配合支持,為項目實施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當好“宣傳員”;對項目進行監督,從項目進度到項目質量,從主體建設到軟件安裝,當好“監督員”;參與矛盾糾紛調解20多起,涉及地塊歸屬、人畜分離點遷移、圍墻建設等諸多問題,當好“調解員”。
特色建站,融合發展
2022年屏山鄉結合紅色傳承基地改造提升項目,將人大代表聯絡站(立法聯系點)建在團結村,開展站點深度融合規范化建設,以紅色基因引領村委各項工作,打造人大代表特色履職平臺。
項目建成后,屏山鄉人大多次組織縣鄉兩級人大代表為岜官屯后續發展建言獻策,提出進一步挖掘岜官紅色資源,講好隆安紅色故事,把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產業優勢。
團結村岜官屯村容村貌一角。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陸偉團 何興家 供圖
聯絡站點嚴格按照“十個一”活動要求,組織代表進站履職,保證服務群眾常態化。2022年對糧食安全、鄉村振興建設調研視察2次;收集群眾對防返貧監測、鄉村振興、項目建設等關乎民生意見建議9條;組織“三官一員”進站點走訪聯系人大代表工作,積極參與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和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組織各級代表入戶宣傳《憲法》、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法規520人次。參與城鄉建設和環境保護監督“隨手拍”大行動,上報8個問題,主要涉及垃圾、水污染等問題,有效地助推了屏山鄉人居環境提升。
注重引領,上好“三個課堂”
上好“政治課”。依托紅色基地講好紅色故事,用英烈故事教育后人,真正做到了讓紅色基因植入人心。圍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等召開座談會、青年代表理論學習興趣小組8次,組織縣鄉兩級代表培訓140人次。通過站點電腦電視查看學習強國、人大網站等資源,集中觀看黨的二十大、全國兩會開幕式等,不斷提升代表的政治覺悟和履職能力。
團結村人大代表手把手教導小朋友包粽子。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陸偉團 何興家 供圖
上好“體驗課”。在“六一”兒童節、端午節等節點,舉辦“慶六一 拾童趣 迎端午 粽飄香”活動,進站人大代表手把手教導小朋友包粽子,對獨居老人開展走訪慰問,走訪團結及周邊村屯群眾共160人次,真正做到了“面對面”接觸群眾。
上好“實踐課”。組織縣鄉兩級代表到岜官屯特別黨支部舊址參觀學習10次,接待各界群眾參觀學習共81批2000余人次,讓各級人大代表、各界群眾在活動中接受黨性教育,汲取信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