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
2025年廣西有望建成10座加氫站,推廣500輛氫燃料車 |
2023年09月08日 21:04 來源:南國早報 編輯:蘇文清 |
近日,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印發《廣西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3—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探索形成以工業副產制氫為主,可再生能源制氫、氨制氫和化石能源制氫等互為補充的制氫方式,力爭高純度氫氣年供應能力達到2000噸,建成加氫站10座,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500輛。 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廣西氫能來源廣泛,制氫潛力巨大。一方面,全區石化、氯堿、丙烷脫氫、鋼鐵等工業副產氫資源豐富,工業副產氫相對充足;另一方面,廣西可再生能源制氫潛力較高,“十四五”時期,全區可再生能源裝機目標6100萬千瓦以上,若5%的發電量用于制氫,可再生能源制氫潛力達13萬噸/年。 氫能產業將在廣西哪些地方推廣應用? 《規劃》提到要建設加氫基礎設施,優先在產業園區、港口碼頭新建一批商用標準化加氫站,實現工業副產制氫就地利用。鼓勵加油站因地制宜改造為“油氣氫電”綜合供能站,重點發展35兆帕加氫站,探索大容量加氫站。鼓勵高速公路服務區綜合供能服務站預留加氫功能,并加快城市加氫站建設。遵循“從中心向邊緣,從優先發展區域向一般區域有序拓展”的原則,鼓勵以油改氫、油氫合建的方式,在南寧、柳州、桂林、梧州、北海、欽州、防城港、百色等人口規模較大和產業基礎較好地區布局加氫站,逐步推廣到全區。 《規劃》還提出,要加快推廣氫能物流車應用,在專用配送、機場專線、旅游專線、快遞、郵政、冷鏈、土方垃圾等領域,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區間(城際間)運營示范。積極推進公共服務、市政領域車輛氫能替代。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